“山区雪大路滑气温低,一定要注意安全,留神脚下,等会儿‘钻梁’的时候,你就跟着我后面。”年味儿还没散去,天刚亮,90后工长高鹏便要带领刚刚参加工作5个月的徒弟吕亚琪和同事们,准备驱车前往穿梭在长白山区的“沈佳高铁”白河特大桥进行桥下设备结构检查。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沈阳至佳木斯高铁长白山至敦化段被誉为“最美森林高铁”,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山区冬季平均日间气温极低、气候多变、地形复杂,高鹏和他的同事们日常便守候在这大山里,组成了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春高铁基础设施段的一个作业班组——桥梁工区。
【资料图】
这8名平均年龄仅25岁的小伙子们,担负着沈佳高铁白敦段(长白山至敦化南)内61座桥梁的日常养护任务。年龄最小的吕亚琪是个00后,跟着师父高鹏学技练功、上山过河、登桥进隧,入路虽短,成长飞速。
高鹏向吕亚琪强调检查标准和重点。受访者供图
极寒和大雪在长白山区开启了速冻模式。前行的作业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近3个小时后,他们像平日里一样,准时在10点30分到达了高铁桥下封闭栅栏门前。“就是这了,把梯子架稳,大家登高时一定注意脚下安全”。高鹏对同事们叮嘱后,便带头手脚麻利地爬上了桥梯。
紧随其后的,是小徒弟吕亚琪。“保暖装备”齐全的他稍显“笨拙”地爬上10米高的作业梯。大桥下,-30℃的寒风吹在脸上,寒冷砭骨,帽子和围脖结了一层冰霜。他们要通过作业梯,攀进梁箱进行作业,就像钻进高铁大桥的肚子里。大约半平米见方的检查口这时显得特别逼仄,厚重的大衣明显耽误了吕亚琪的攀爬速度。
漆黑狭长的桥梁箱体内伸手不见五指,空气流通不畅,灰尘也十分大,在梁内走上一阵,就会有种“闷”的感觉。“无论天气多冷、环境多恶劣,检查时候千万不要糊弄,你要是糊弄它,稍稍降低点标准,就有可能发生问题。”走在最前面高鹏一边手持检查锤一寸一寸地敲击着墙体,一边向吕亚琪强调着箱梁内部检查的标准和重点。
桥梁底部与墩顶的距离不足1米高,作业空间极有限,师徒二人要保持蹲坐的姿势,仰着头对螺栓等各个部件进行检查。当跨到吊围栏上检查时,即便有安全带牢牢地扣在吊围栏上,俩人也万分小心。山间呼啸的寒风时刻提醒着,此时的他们距离地面足有40米,就像站在14层的楼顶。
吕亚琪定了定神,蜷缩身子,掏出卷尺进行精准测量,四肢与粗糙的地面不断摩擦,狭小空间里每一个动作都极具挑战。铛铛铛……检查锤落在固定桥梁支座锚栓上,并没有湮没在北风里,却在长白山脚下的三九寒冬里格外响亮。
下午3点,历时5小时的桥面下结构检查工作才圆满完成。30个桥墩、200个支座和100个防落梁,1600个螺栓,他们敲击了近3000次。
反复地敲击、标记、攀爬、测量,00后徒弟跟着90后师傅日复一日练就这一招一式,在“首战春运”的主战场,完成了又一次作业任务。(记者 潘晓文 通讯员 刘家良 韩寰宇)
标签:
相关新闻
保险时讯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