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各地通过促进秸秆离田变肉、过腹还田等方式,形成经济和生态的良性循环。
公主岭
上图中这些黑色的颗粒,是公主岭土地的“营养餐” -- 农家肥,它来自于公主岭肉牛良种繁育融合示范产业园区。
【资料图】
目前园区有3500多头牛,这些牛每天食用50吨左右的秸秆,产出70吨左右的牛粪过腹还田,成了助力丰收的“好帮手”。
今年,公主岭市过腹还田的面积将达到30万亩,持续促进粮食增产。
白山市
在白山市圣达农业产业园内,68栋日光温室里,草莓、芹菜、玫瑰花等各类植物旺盛生长。
农业园采用种养殖一体的生态循环模式,牛粪经过晾干、发酵之后,变成肥料,同时,一些长势不好的蔬菜也会被加工成牛饲料。
近年来,白山市重点建设6大重点生态农业区,以圣达农业产业园为代表的多家生态农业产业园区也相继建成。
抚松县
在抚松县南岭村高兴强家中,一家人正利用机器将秸秆粉碎,一头头肉牛在棚里悠闲地咀嚼。
南岭村有耕地2150亩,每年产生秸秆1828吨,村内512头牛通过食用秸秆,将秸秆过腹还田,每年节省了20%的饲料成本,更能增加田地肥力。
多年来,当地通过种养殖循环的方式,使牛肉品质更加稳定,粮食生产成本也有所降低。
通化市
通化市二道江区引进冷水鱼养殖项目,目前,养殖基地正在建设中,孵化空间、成鱼池、沉淀池等已建设完成,预计今年投入使用。
借助研发院校的技术优势,基地第一批将引入鳜鱼、虹鳟鱼、细鳞鲑等鱼苗十万尾,利用鱼粪等生物肥料,建设蔬菜种植基地,形成“鱼菜共生”循环。
记者:丁伊雯 赵文博 郭琪琪 关莹
编辑:常思宁 刘姝琦
吉林广播电视台 | 吉林大喇叭
标签:
相关新闻
保险时讯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