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苏师傅最近有点忙,苏嫂出来冒个泡。
现在才刷《漫长的季节》似乎有点过季,主要是因为作为一个90后东北银我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才打开这部剧来开。上一次有类似的感觉还是看《人世间》,但因为是爷爷奶奶那一辈的故事,隔得足够远所以只觉得亲切,只觉得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在荧幕前生动起来。但《漫长》时间线从97年开始,已经算是我们亲历的时间段了,就有种近乎“近乡情怯”的忐忑。看完之后确实也觉得心情很复杂,一些模糊的童年记忆一下子被一个真实到残酷的成年视角补全了拼图。比如看厂工讨论下岗之后要不去“卖烧烤吧也没啥成本”,想起了有几年,夏天推小车做小吃的摆摊卖烧烤的似乎渐渐多了起来,儿童视角的记忆开开心心,回过头再看就很黑色幽默。再比如有几年,楼前楼后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家里陆陆续续有爸妈外出就业,然后全家搬走,再然后独居的老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某种程度上说,整个城市也从那时起进入了它漫长的季节。
然后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关于这部剧爹味的讨论,“大爹小爹落玉盘”“也就xxx能看”等等,以及女性人物塑造这种性别争议话题,“所有女性形象都很不讨喜是不是厌女”等等,就忍不住想插一句个人观感。我觉得这类的关注点没有把作品当成一个整体去看,把人物和人物割裂了,也把人物和故事割裂了,可能浪费了创作团队的初衷和设计。
这部剧的“爹味”确实有,也必须有。它和那种招人嫌的爹味剧是有本质区别的,并不是因为创作团队主张或者欣赏或者喜欢这种性格所以把人物设计成那样,而是服务于人物塑造和故事发展。事实上,剧里的男性女性角色都遵循了同样的原则:人物性格决定了行为逻辑,造就了人物关系,和时代际遇碰撞出了最终的命运走向,严丝合缝。而命运走向大家也看到了,本剧可以说几乎全员be。如果罗美素不是那样敏感脆弱,眼里只有家长里短老公孩子,就不一定会在丧子之后上吊自杀。如果王响不爹味,就不会用自己的标准和逻辑在家人身上生搬硬套强行说教,忽视他们的感受,拒绝倾听他们的心声,在捡垃圾大妈都发现王洋状态不对的时候当爹的还一无所觉,错过了所有阻止悲剧发生的机会,直到二娃才学会了做张弛有度平等相处的爸爸。
同样的,如果剧里很多角色不是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缺陷,而是能力出众性格良好的优质男女,那最终沦落到给时代陪葬的结局也立不住了。这部剧拍的是小人物,是各种各样的小市民在时代巨变和个人命运里或奋力挣扎或自暴自弃但最终都被碾碎,并没有聚焦在风口浪尖上弄潮的那部分人群,所以也没有把任何一个人物塑造出那样的素质,无论男女老幼,也没有主角光环。而从“小市民”这个角度可以说无论男女老少都塑造得很成功,至少我看到的就是记忆里邻居亲戚家的大哥大姐大爷大妈,有势利的,自我中心的,占便宜的,粗鲁的,没见识的一面;也有仗义的,质朴的,赤诚的,可爱的一面,很难说喜欢,也很难完全讨厌。
更难能可贵的是,《漫长》不仅塑造人物很饱满,历史观也很正,描绘的方式还很高级,饱含同情又很客观克制,并不强行塞,也不强迫谁共情,很自然地架构在故事的背景里,真实又深刻。在群像里能很自然地感觉到创作者对于一个时代的态度:时代巨变的本身有它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拍老国企的贪污腐败官僚主义面子工程人情关系社会挺不客气的,一些厂二代游手好闲不思进取坐等顶班等等生态也都给到了恰到好处的笔墨,让人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但时代巨变也有它的悲剧色彩和残酷性,如果一切不发生,那么很多如王响龚彪一样的小市民,哪怕有点这样那样的毛病,也可以平安过一生。然而一切发生了,给身处其中的所有人带来了冲击,但其中一部分人无法挣脱最终走向悲剧的因素却是很复杂的,有些是性格缺陷和能力缺陷,比如观众觉得不讨喜的一众男女;有些是原生家庭的悲剧,比如观众觉得讨喜但最终还是be的个别男女;有些是在关键的人生节点做了错误的选择;还有些确实很优秀被不合理的小环境毁掉了,但这一类终归是少数,剧里设置的比例也很客观。
这部剧可聊的挺多,因为讨论度很高,基本已经实现了应夸尽夸。就只多补一句拉踩,如果感受不到《漫长》人物塑造的合理性和叙事说史的高级感,可以对比一下隔壁《尘封…》,同样是并不复杂的案情想拍出群像和时代的厚度,然而功力不太够,演员和摄影倒是可以的,于是排除这两项其他方面的对照就更加清楚了。
标签:
相关新闻
保险时讯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