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汪青“尽管目前全球经济整体不太理想,但中国企业出海热情仍高企,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逆势增长,已连续多年居世界前三。在此过程中,企业如何平衡用工成本和合规也备受关注。”全球领先的EOR(名义雇主服务)厂商Atlas中国区总经理沈宇锋先生在5月25日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企业处于不同“出海期”,其所需服务也各不相同。
在沈宇锋看来,企业“出海”动因总结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很多行业在国内市场已经步入竞争饱和期,在国内产能已经过剩的情况下,企业肯定要想办法将产品和服务卖到海外市场。另外则是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不能仅靠单一市场发展,而需进行风险分散、拓宽海外市场。与此同时,一些海外市场的优惠激励政策以及人才资源的吸引亦是企业出海的考量因素。
【资料图】
因此,沈宇锋认为,从生存和壮大两方面看,“出海”都是很多中国企业的必由之路。虽然企业“出海”意愿和国内宏观经济会有一定联系,但有时两者也会呈现反向表现。
根据大华银行5月23日发布的《大华银行企业展望调查报告》,在其受访企业中有九成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开拓海外业务,主要动力来自于希望通过开拓海外市场提高利润来源。比如,位于上海和北京等大城市的企业更多地受利润驱动,而较小城市的企业则将营收增长作为开展海外业务的动力。
据沈宇锋观察,在“出海”企业中,以人工智能、机器人为主的科技行业,以制药、医疗设备为主的生命科学行业,以及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都是中国企业“出海”的主力军。“出海”动因主要是抢占市场,毕竟在国内各细分领域都已竞争激烈,处于“红海期”。
而随着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扩张,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雇佣员工。
沈宇锋表示,如果企业在“出海”目的地没有法人实体,对于绝大部分司法管辖区而言,“出海”企业直接在当地雇佣本地员工或把中国员工外派过去是不合规的,甚至会面对巨额罚款。正因如此,“名义雇主”商业模式在中国迎来了快速增长的市场机遇。
所谓名义雇主承担了员工的法定雇主责任,负责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合规要求,包括薪资、税务,工签和福利方面的流程。通过使用名义雇主合作伙伴在目标国家已经建立的法律实体,名义雇主将直接代表“出海”企业雇佣员工,快速组建员工团队,帮助其在短时间内打开国际市场。
据介绍,全球雇佣法可能是一个合规雷区,而名义雇主模式则可以通过专家团队确保每个国家/地区的所有员工合同都符合当地的雇佣法,并在引入新的法律或法规时对其进行更新,继而将合规风险降至最低。
“受文化差异的影响,中国企业在早期进入海外市场会相对激进,一般都是决策先行,然后人力资源、财务和法务这些后面配套跟进。步子迈得大,合规性以及投入成本方面就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沈宇锋说。
在沈宇锋看来,名义雇主用工模式可以帮助中国“出海”企业高效处理从海外员工入职、管理到薪酬支付的所有人力资源事务,从而助力企业简化全球拓展流程,快速进入目标市场。先浅浅试水一下目标市场,继而进行判断,成为越来越多“走出去”企业的首选。在这种模式下,“出海”企业即使试水失败,也可以实现快速退出,所投入的成本也非常有限。
标签:
相关新闻
保险时讯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